全国服务热线:400-0379-440

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

水磨沟宣城的网红蹦床“火”了你“蹦”对了吗?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10-31 11691 次浏览

  如今,在抖音、综艺节目的助推下,室内蹦床项目突然“火”了,千奇百怪的蹦床玩法刺激又减压,一跃而成锻炼的“网红”新方式,受到了大人小孩的喜欢。然而,这看似轻松愉悦的蹦床,其实背后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。蹦床项目究竟有多火?在蹦床馆玩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?记者帮你了解。

  如今,在短视频平台上随意搜索“蹦床”,一下子就弹出了几万条视频,各路达人在蹦床上展示“公主抱”、“后空翻”等高难度动作,一度成为热门视频,也把蹦床推成了一项走进生活的“网红”运动。

  虽然是工作日,但依然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来“尝鲜”。到达蹦床馆后,体验者需要换上店家提供的防滑袜,然后就可以在馆内自由蹦跳了。馆内有各式蹦床、攀岩墙、海绵池、蜘蛛墙等项目。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,工作日上午的顾客比较少,多以高校学生为主;到了周末,大人和小孩子就会明显多起来。“多的时候差不多一百人,如果人数太多的话,我们下午还会限流。”工作人员如是告诉记者。

  记者又挑了一个周末的早晨特意赶到这里,虽然才8点多钟,蹦床馆里却早已热闹了起来,排起了长队。小孩子陆续进入蹦床馆,随着馆内欢快的音乐蹦跳起来。而在某团购平台搜索“蹦床公园”,进入评价界面,都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在馆内“扎堆”玩乐的场景,其中也不乏吐槽的声音:“孩子太多了,都没下脚的地儿了。”

  在进入蹦床馆前,每个体验者都被要求签署一则运动安全协议,上面明确标注了运动安全须知、赔偿和责任风险。整个协议有一整页纸,密密麻麻有两三千字。面对这份款项丰富的协议,现场很多体验者连内容都未看一眼,便急匆匆地签下了名字。

  进入馆内,虽然每个项目外都挂上了标识牌,各种安全提示的标志也非常醒目,但对于沉浸在蹦床中的体验者来说,这些提示被他们熟视无睹。“不要两个人同跳一个蹦床”的警示标志下,一个大人带着孩子正在一张蹦床上跳得火热;“不要直接蹦入海绵球池”的标志旁,不停有体验者嬉笑着直接跳入;还有人直接躺在蹦床上休息,同伴就在他身边跳跃,各种危险动作非常多。

  “由于场地比较大,客人多时,我们不可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,更多要靠顾客自己防范。而且一般不会出事,就是孩子喜欢来回跑,容易撞着。”当记者跟工作人员质疑危险性时,工作人员则表示,一旦有人受伤,馆里有药,会进行一些紧急处理,就算有什么事故也有保险,可以去医院。

  记者在网上随意搜索,发现因蹦床发生事故的新闻不在少数。那么,在如火如荼的蹦床游玩中,到底该注意什么?

 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中心医院骨科医生何成文。“这类游戏隐患还是比较多的,活动前商家进行培训和防护工作是必要的。”何成文告诉记者,玩这类从高处蹦跳的游戏,对体重和年龄都应该有一定的考量和限制,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和预判能力的小孩子、体重太重太轻的玩家都不适合玩。“特别是颈部、手腕、脚踝这种地方,如果姿势不正确,很容易扭伤,甚至造成肩关节等大关节的脱位。”为此,他建议,在起跳过程中,姿势应该先保证躯干部分先接触墙板,然后四肢顺势打开粘贴到墙板上,并且四肢应尽量展开,这样能增加黏贴的接触面,也能避免肢体交叉造成关节扭伤。当墙板黏性不够时,下落过程中不要惊慌,应该先保护好头颈部不受伤。

  从事健身行业多年的吴健,是一位退役运动员,他也给出了相关提醒:“进入场馆蹦床前必须先热身,不能盲目跟风做一些危险的动作,也不要两人同时在蹦床上跳跃,不要在床区追逐打闹。”他特别强调,严禁以跳水姿势跳入海绵池,“一旦出现头朝下的情况,就来不及缓冲,很危险。”对于带着孩子去玩蹦床的家长,吴教练也给出了建议:要及时检查蹦床表面有无脱丝、脱线,发现以上问题,要通知工作人员立即更换;尽量让孩子在蹦床中间玩耍,以防碰到蹦床边沿;陪同孩子玩耍时,千万不要只顾着低头看手机,防止因看护不周而发生意外。(记者 何媛媛 文/图)